這部片聽說要拍很久了,
當年海角七號大賣之後,終於有錢開拍後,
我還很認真的買了開鏡的套票,
當作自己投資國片,
正式預告片出來,
不過上映後,好壞評價都有,
所以我帶著不抱期待的心情去看這部片,
如果屏除了民族情感,以及支持國片,
他真的是好電影嗎?
我同意魏導是很有理想的導演,
但是他至少目前為止,
我不認為他是會說故事的導演,
如果要繼續拍台灣史的部分,
我會希望,他找一個編劇來負責這部分,
因為上下集都看完了,所以我一起講問題點,
當然我覺得因為這部片是史實改編,
我會希望忠於史實,還有如果無法清楚的說明,
我覺得那段就該省掉,
所以就像人止關跟姐妹原事件,
姊妹原或是說干卓萬事件,
人止關之後,日人對原住民進行經濟封鎖,
並利用布農族干卓萬社,對塞德克以夷制夷,
所以塞德克人與布農族約在姊妹原交易,
然後被誘殺,
姊妹原事件是巴蘭,東岸牧篤,西寶力巴克這三社
而且幾乎巴蘭社壯丁全滅,
所以當然也影響了對於霧社事件參加的意願,
而人止關參加的也是這三社,
所以也才會有姊妹原結束後干卓萬社跟日人一起跳舞飲酒的劇情,
到底這段跟馬赫坡的莫那魯道有什麼關係??
這些事情都有因順著下來,
所以其實我很不喜歡爲了要強調莫那魯道的驍勇善戰(?)
硬把他安在他身上,我覺得會誤導,
當然可以說,電影是電影,史實是史實,但是….
還有包括其實霧社事件,小島源治的妻子並沒有喪生,
喪生的是他其中一個兒子,
但是這些如果要我去看史料補全,
甚至要看史料才看懂,我覺得就是有表達的問題,
然後是故事的節奏,
畫面非常漂亮,但是也許是因為畫面太漂亮,
或是配合配樂的完整,
所以導演捨不得剪,
但是因為這樣拖慢了節奏,
節奏其實可以再快一點,
還有配樂的問題,配樂好聽,
但是不代表要讓配樂填滿所有空隙,
適度的留白可以呈現張力,
但是過度的配樂只是喧囂,
然後瑣碎的劇情可以刪除,
畢竟當然以一個可以拍成連續劇的故事要拍成電影,
勢必有某些東西要捨棄,
然後某些跳躍運鏡跟剪接的交錯讓我看的非常不舒服,
有種暈眩跟抓不到重點,
還有後製的某些特效跟動畫效果很差,
故事的線頭太多,但是收線處理的很差,
跟海角七號的問題一樣,
然後當然因為故事很大,
登場人物很多,登場沒有人物介紹,
塞德克不同社間,我常常看的很困惑,
常常搞不清楚誰是誰,當大批人出現的時候,
辨識度很低,即使看完電影的現在,
我一直靠著電影版強大版眾看懂這部片,
而且人物刻化的深度不夠,所以角色情緒很扁平,
明明隨便抽一個角色出來都可以刻化的有血有肉,
但是卻多的是扁平的印象,
然後有些處理的太粗糙,或是不清不楚,
譬如說開始的各地反抗行為,
然後道澤群跟塞德克群的處理上面,
我覺得也是太過粗操,
鐵木瓦力斯一樣是沒有被刻化出身度的角色,
當然還是有感人的地方,
但是不夠支撐他是一部夠好的片子,
就可以你會被很多點感動,
譬如說兄妹的訣別,譬如說一郎一家的下場,
譬如說少年莫那背著傷重的父親回部落的那一幕,
但是,
你問我他是好電影嗎?我回答不出來,
我想稱他是好電影,但是….